联系我们:

电话:0515-68773808

传真:0515-68773888

邮箱:ndycyjy@163.com

地址:盐城市亭湖区环保大道环保科技城科技众创中心D座

首页 > 新闻速递 > 学习交流 > 正文 高科技,服务新生活

助力产业人才发展 赋能化工转型升级 ——南大盐城环保院精心实施全省“英才名匠”产业人才培训项目

发布于:2021-07-30 14:26:17

近年来,作为同时拥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两个品牌的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不仅在环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中攻坚克难,业绩突出,而且在服务化工产业环保人员队伍建设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先后在江苏、江西、安徽、内蒙古等多省市十多家化工园区举办各类培训100多期,参训的企业高管、园区负责人、企业环保业务主管和技术人员达万人。研究院在2019年获批并顺利完成了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英才名匠”产业人才培训项目——节能环保产业研修班的基础上,2020年经申报、地方主管部门推荐,信用审核、专家评审与公示,再次获得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系列培训项目承办资格,并按照规定,首次面向我省苏南、苏中、苏北设点办班授课。面对项目委托部门的信任以及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展示研究院行业培训优势的机遇,研究院全院上下均予以关注与重视。院领导将此项目列为年度重点工程;进行指导与督查,并要求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与支持项目实施,院育培训中心确立了突出 “方案设置”重点,主攻“生源组织”难点,培植“精准服务”亮点的工作思路。一着不让抓项目落地。目前该项目呈现如期实施、推进有序、人气旺盛、反响较好的态势。

聚焦主题 设置培训方案

培养业内精英人才和优秀管理人员,带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是实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培训项目的宗旨。为此,研究院从项目申报筹划等具体组织实施过程,始终坚持“英才名匠”产业人才培育导向,深化化工园区考察调研,找准当前行业发展和业内人才成长需求,治痛点、疏堵点、补短板、强弱项,以增强项目实施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培训内容的整体架构上,我们立足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源头管控、末端治理以及运用现代科技助力创新发展四个层面,分别设置了“化工行业安全环境整治提升”、“绿色化工与清洁生产”、“化工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智慧环保助转型”等四个主题培训班,从课程设置上为行业精准服务奠定了基础。

从培训对象的选择上,我们锁定化工企业高管、化工园区领导、企业环管负责人与技术骨干人群,分别通过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报告全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转型发展的背景,推进举措、成效与今后的工作思路;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介绍化工产业污染治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业界领军人才、管理精英解读有关化工安全生产、三废治理、法律法规以及数字化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等,并结合案例分享、现场教学,帮助学员拓宽转型升级的工作视野,理清与优化发展思路,掌握业务知识、提升工作能力。

根据盐城、镇江、无锡三地已开设的四个班学员评价统计,参训学员对培训内容设置普通认同,项目满意率高达96.2%

多管齐下 组织参训学员

为了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加大项目资源惠及力度,根据项目任务书的约定,承办今年全省“英才名匠”产业人才培训项目的单位,均需在省内多地设点办班。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项目9月下旬才正式下达,12月中上旬为结项期限。生源组织成了项目完成的难点。面对既要面向省内多市设点授课,又要实现不低于800人次参训人员的艰巨任务,研究院上下全员发动,多管齐下、攻克生源发动与组织难关。

首先,依托研究院多年扎根行业、驻点服务与教育培训品牌优势,抽调人员赴园区、进企业推介项目,广泛发动培训对象报名。同时利用院网站、公众号微信平台发布培训信息,吸引业内相关人员参训。

其次,主动寻求设点办班地生态环境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支持,提供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后在产、待复产企业信息,针对性开展生源组织工作。

再者,充分发挥业务合作——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的作用,通过学会在设点办班地的分设机构,疏通生源组织的关节,动员全员单位全力支持,有的放矢组织、督促相关人员报名,效果十分明显。

在生源组织过程中,我们坚持参训人员的资格审查,不接受不符合条件者报名,以保证学员层次与质量。

由于自身努力、多方支持以及项目在业界的吸引力,研究院五市、八期培训班生源不仅数量充足,而且符合招生既定要求。已办四期班中每班人数都在115名左右,均超计划规模。培训结业证发放信息统计表明,学员中化工企业高管占16%,园区负责人占4%,企业环管业务负责人占61%,技术骨干占19%

加强统筹 确保有序开班

本轮产业人才培训,具有施教班次多、生源分布广,区域跨度大、过程管控难等特点,这给项目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承办单位带来了一系列的考验,凭借多年行业培训经验。依靠培训团队集体智慧,我们把精谋划、巧安排、重统筹、抓管控贯穿于办班全过程,破解一道道难题,迈上通向成功的一步步台阶。

一方面,项目实施前抓备足功课。在正式上报项目任务书之前,我们认真读攻读相关文件,依托项目定位精心细化培训方案;针对化工行业分布,仔细分析和比选办班设点城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和开支标准,现场考察和确定培训场所;根据课程设置需要优选和落实主讲专家与老师;为便于生源有效组织构建行业、区域沟通对接网络等。力求把工作做细、做实,尽量使计划可靠、可行。

另一方面,班次衔接中抓统筹协调。项目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复杂。5个设点办个班地、8个班次、近40名主讲老师、800名学员,而且保证在70天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非易事。在项目负责人带领下,我们编制开班时刻表、列出开班注意事项、排查可变因素、制定应急预案。形成了一手抓开班运行服务工作,一手抓待开班的生源场地、师资、资料准备事项的工作机制,保证有序开班、应对主动、有序运行。尽管偶尔也会出现变数,但由于应对主动、调控及时,并未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此外,实施培训时抓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水平事关项目质量,研究院紧扣几个环节,强化培训现场管理工作。一是切实做好疫情防控为重点的安全工作,把好参训人员的健康状态、是否有风险地区旅居史、适时体症等三个关口。同时选择通风、宽松的会场,采用分餐方式进食等,确保防疫工作万无一失。二是严格学员管理。通过上、下午签到,设置席卡对号入座,缺课超标拒发结业证的方式,保证到课率不低于95%。每期培训班均有极少数缺课或替学取消结业资格的学员。三是追求精细化服务。项目负责人全程跟班,靠前指挥;培训团队成员全天候服务。从学员与老师接待到食宿安排,从资料发放到教学场所准备,从课堂互动到现场教学,直至发结业证,做到热情、周到、无微不至。由于大家的努力,每期培训班不仅得到了学员的充分肯定,而且受到了担任主讲的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专家的赞誉。主管部门委托协管项目的盐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产业人才与合作处负责人,多次深入教学现场考察,对办班质量、主讲老师水平和管理服务工作均予以高度评价。南京大学双创办网站、镇江生态环境局等单位网站还分别推送了研究院承办才培训项目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