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Postgraduate Education

联系我们:

电话:0515-68773808

传真:0515-68773888

邮箱:ndycyjy@163.com

地址:盐城市亭湖区环保大道环保科技城科技众创中心D座

首页 > > > 正文 高科技,服务新生活

研究院组织2023级协同培养研究生入驻基地训导活动

发布于:2024-09-13 10:06:34

    按照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南大盐城环保院于9月10日组织2023级协同培养研究生入驻基地训导活动。全体2023级研究生、实践导师代表、院研究生工作部成员分别参加相关活动。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金干、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助理陈向远出席入驻基地仪式。

     走进新四军纪念馆  上好基地教育“第一课”
     10日上午,线下参加入驻基地训导班的学生专程前往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接受红色传统教育。通过听取讲解员介绍、观看影视资料,浏览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让同学们穿越时光隧道,体会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感受革命先烈在党的领导下扛起民族解放的历史责任,不畏艰难、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顽强奋斗精神,使每个人心灵受触动、精神受洗礼,坚定立志成才、科技报国,自愿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洪流之中的信念。

     参观产教融合平台  熟悉协同培养资源
     院研究生工作部精心安排了参观研究院产业化基地环节。走进基地展厅,了解研究院成长、发展历程。研究院团队建设、科技研发、行业服务、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的创新做法和成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察途经环保装备展示和生产车间、张全兴院士工作站、江苏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加深了每位同学对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资源的了解。

     来到研究院本部六楼,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党建活动室与盐城集萃研究生院展示厅。研究院“党建引领双创路”的一个个足迹清晰可见,校地共建协同培养研究生基地的实践出色业绩,有助于大家树立起在盐接受实践教育,加快成长的自信心。

 

    基地师生见面会  实施转段教育动员

    充满仪式感的基地师生见面会在六楼会议室举行,首先陈向远代表院研究生工作部做欢迎辞。他介绍了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南大盐城环保院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以及实践成效。期望各位同学珍惜来盐接受实践教育的机会,为把自己培养成未来科技与产业有用之才而努力。

    接着,江苏南大华兴环保科技股份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赵选英、2023级研究生禇旭分别代表实践基地导师和基地学生发言。表达了导师用心用情当好学生成长引路人、学生自觉主动在实践教育中增长才干、完善自我的心声。

     陈金干书记在见面会上讲话。他向全体学生提了四点要求:一是提高对实践教育的认识。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是策应时代要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改革措施,是经实践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路径。大家要端正态度、克服困难,沉下身子参加全过程实践教育;二是自觉融入实践教育过程。在实践活动、实践课程中找准接口,拓宽专业视野、吸收专业营养,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关注行业动态,增强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三是遵守基本的规章制度。自觉接受考勤、安全和研发管理要求,做到令行禁止,自觉维护知名高校的形象;四是要尊重基地导师和研究生工作部同志们的劳动,相互支持与配合,共同营造成才环境。

     培养模式解读   增强基地学生认同感
     为了帮助基地学生全面了解在盐实施的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模式,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大家学习的内生动力。陈向远同志以《专硕培养改革的探索之路》为题,从协同培养模式产生的背景、协同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协同培养模式的创新亮点、协同模式的实践成效以及培养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五个方面,对“盐城”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精准解读,重点强调了“三高”理念、“六双”模式与“三进”路径。彰显了南大盐城环保院协同培养工作的专业化、体系化、规模化特色。解读人讲得通透,同学们听得入神,达到了预期效果。

     学习管理制度  进行规范要求提示
     “管”是决定教与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生工作部借助入驻基地训导活动机会,专门安排副主任张捷和基地学生一起领学管理制度,对日常考勤、安全管理、党团活动、中期实践课程检查与结业考核的要求进行提示,并对工作流程、考核的具体规定做了详细介绍与提示,以便大家了解与配合,针对一些同学碰到诸如出差、实验耗材申请问题,主讲人一一解答与辅导。

     组织安全培训  逐一落实管理责任
     院安全管理业务主管刘璐,为全体同学做了《实验室安全常识》培训,她从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讲起,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教训。介绍了实验室安全规范,列举了水、电、仪器设备、危化品等管理要求,普及了实验室安全常识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要求,提醒大家做好安全第一责任人,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并且强调了排隐患、抓整改以及掌握应急事故处置技能方面的事项。随后,由研究生工作部负责人、实践导师与每位研究生逐一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形成安全管理责任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