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作

Caucus work

联系我们:

电话:0515-68773808

传真:0515-68773888

邮箱:ndycyjy@163.com

地址:盐城市亭湖区环保大道环保科技城科技众创中心D座

首页 > 党团工作 > > 正文 高科技,服务新生活

做淡泊名利、锲而不舍的环保战士——《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发布于:2017-08-26 15:21:12

     《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党在十九大前推出的长篇巨片,以政论形式回顾并总结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走过的艰难历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环保人,我对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感触尤深。

    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给我们以启迪、各大报纸和媒体的专家学者对我国现阶段的环保形势,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如何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科学治理,还绿山青山给人民,留金山银山与后世,都各抒己见、宏论叠出,我完全赞同。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环保战士,我认为,要想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做贡献必须要有崇高的理想、宏伟的目标,更应该脚踏实地、淡泊名利、老老实实从小事做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71日,在建党96周年及研究院成立6周年之际,有幸聆听张全兴院士关于《艰苦奋斗 拼搏创新》的报告,张院士回顾了他自己南京大学创业的艰辛史,结合个人的感受与体会,给我们年轻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励志课,并用卡尔·马克思的话来鼓励我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听完报告后,我深有体会,深受鼓舞,也深表惭愧,张院士不仅在学术科研道路上给我们作出了成功的榜样,在人生道路上“淡泊名利、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反思我们年轻人的一代,老一辈及身边的院领导都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而我们在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工作和生活困难时,有哪些同志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做得到“嚼得菜根香,立志做大事”呢?又有哪些同志始终秉持着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呢?与老一辈革命家相比,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好时代、好社会政策之下,人生道路平坦,未曾经历过漫长岁月的磨砺,缺少了年轻时该有的坚守、执着、激情和意志。其实我们研究院的每一位员工都很优秀,只是缺少身体力行和精益求精。

    工作不只是简单的为了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更应该是一个积累自己能力、施展自己才能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当我们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努力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做到迈向“淡泊名利”的第一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在工作中要多传播正能量,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艰苦的工作,勇挑重担,时刻为员工着想,把研究院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从思想上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享受,能力释放和学习的乐园,通过工作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结合自身,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呢?第一,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工作能力可能有大小,但工作态度不应该有差距,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态度端正,积极进取,自己的最大努力;切记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和牢骚满腹,带坏工作氛围。第二,责任感、使命感。工作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份责任。作为部门负责人也好,普通员工也罢,都应该对得起自己肩膀上的责任,经得起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监督,李院长对国家水专项“十年如一日”的情怀,获得了各级领导和同行的肯定和钦佩,也是我们学习最直接的榜样。第三,事无巨细。工作能力就是在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任务中体现,只有把每次的任务当做考验自己能力的试金石,认真对待,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第四,学无止境。我们的工作特性,注定了我们不可能一劳永逸,研究院和我们大多数员工都一样,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每一个人在研究院都是独一无二的缔造者和主人翁。

    住绿水青山,工程宏大、事业艰难,但只要我们千千万万的环保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的领导下以法治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必将给子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

 

文/邢立群